如今国内棉价暴跌连连,棉农伤心;大多不能符合规定卖给国家收储的棉商也大肆对国家的政策不满;轧花厂大多拒收观望;而服装出口领域也出现诸多问题,不少扛不住的中小型企业,甚至少量大型企业已经进入破产边缘,真是危难度日,准备“过冬”,但估计将有不少的企业难以抗过去,似乎整个行业被一片悲观恐慌情绪所弥漫,但是,疼痛难消,抚慰伤痕之余,我们或许需要更多的想一些。
其一,首先,追根溯源,危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大家估计都很清楚了,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并进而对不少国家的实体经济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然后影响了中国的服装行业的出口,对于这一点不少行业内的企业已经感同身受,自然感叹颇多,就不再细说了。
其二,棉价大幅下挫,那么,其它商品如何呢?大宗商品的牛市早已不再,漫漫熊市逼近,真是几多欢喜几多忧啊!想当初,原油价格暴涨,带动其它大宗作物纷纷走高,国际国内物价联手大幅飙升,引得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来治理通胀,想来都是不太久之前的事情。而如今,国际原油从最高价位148美元跌到7日最低破60美元,斩腰过半,后市还不知底在何方;而纽约的12月棉花价格也从今年3月初疯狂炒作的98美分跌至7日最低42美分,同样砍掉一半出头;再看国内郑棉901,从最高不足1.8万到昨日跌破1.1万,跌幅尚未过半。对比之余,苦笑,还是些许安慰。当然,局中人肯定不会如此轻松看待这个问题了,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三,再说国家政策。推出大规模的收储,数量已经不少,时间拉至近2个月之久,同时12600元的价格也处于高位,比市场价已经高出不少;同时针对纺织企业的困境,连续调增出口退税率,这也彰显了国家希望保护棉农和纺织企业的良苦用心,希望可以稳定棉花市场,救助部分企业于水火之中。但事情的发展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目前市场基本走入了非理性化状态,价格疯狂下跌,纺企的收购价格继续大幅回落,似乎在考验承受力。
市场究竟是怎么回事了呢?难道仅仅是美国的金融危机吗?这个,我们不能抱怨。痛定思痛,我们更需要认真反思一下自己呢?
1.市场规律毕竟是市场规律,价格的下跌自有其下跌的道理。
国际大宗商品同样暴跌连连,并非唯独棉花而已。虽然有投机资金的炒作作用,但市场供求规律依然起根本作用。
轧花厂压低籽棉价格或者保持观望;纺织企业开出苛刻条件也是情有可原,自身难保何谈精力保护其它?当然,这个产业链的前端--棉农惜售自然有其道理,估计最终受害的依然是棉农,这个还是需要国家政策的特殊保护或者政策的微调。
2.国家的政策体制方面,如何更好地实现保护棉农的利益。
国家的收储本意自然是稳定棉花市场,保护棉农利益,但目前效果似乎还尚未发挥出来,或许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或许尚需等待,据业内人说,如果没有收储,想必价格会回落的更多。当然,作为中间环节的轧花厂,棉纺厂的利益又如何分配,是不是作为独立主体需要自负盈亏呢?这也是一个问题。
政策体制方面,变动较大,需要考虑的环节更多,这方面,国外的一些制度或许值得借鉴和考虑。(美国商品信贷公司(CCC)实行的商品信贷项目允许棉农以美国政府规定的价格将棉花交给CCC并获得一定贷款,并在一定期间内有权以“经调整的世界价格”(AWP)将棉花从CCC赎出,这一项目由美国财政予以补贴。)
3.宏观面,纺织业被迫大幅整合调整,一味重视外需的代价
从略微大一些的角度来看问题,金融危机影响到全球经济,目前来看部分国家的实体经济已经受到较大的冲击,不少国际机构已经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调降预期目标。如果国际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话,中国的纺织企业该如何存活,估计生存真的成了一个大的问题。反思一下,为何面对这场金融危机,唯独纺织企业出现较大困境?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近几年来,纺织企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而且是创汇大户,毕竟中国“地大物博”,劳动力成本低廉。但是早已也有不少人士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纺织业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部分层面上讲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同时也令不少人实现了创收,但是我们收取的利润又有多少呢,绝对的微薄利润。
不仅如此,中国依靠这个低廉劳动力获得超常规的发展已经接近30年了,海外那些发展尚比较缓慢的国家早已艳羡不已,纷纷向中国学习,大力发展纺织企业。我们难道还可以继续维持这个竞争项目,而称霸全球吗?
由此再提旧话题,到了目前这个阶段,我们过于依赖物美价廉的纺织品的出口是不是需要进行微调了呢?不少知名人士也早已提出这个话题,但面临的压力重重,估计遭到不少人的反对和痛骂。想当年毛主席提出,中国如此一个大国,必须自力更生。估计当时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如今则是条件许可,大势所趋。但同时我们也需清醒,最终我们国力的提高,更多还需依赖自己;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不能只依赖于低附加值的产品。如今,外围环境的风吹草动,居然在国内纺织服装领域引起轩然大波,难道我们还不需要好好坐下来考虑一下吗?
目前,纺织服装业面临的这场冲击波已经难以避免,大浪淘沙,难以避免出现一堆的整合重组。或许调整思路,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国人增加一些利润,少让老外攫取大家的辛苦钱更好;另外更多重视一下国内市场,不再过于依赖外部市场。另外,从报纸上获悉一个观点,补充在这里,聊做安慰。目前中国纺织产品依然是物美价廉,外部需求降低,但需求依然在那里,或许更为看重中国的产品吧。大家伙都在可怜棉农,为棉纺服装领域呼吁更多政策,我在这里拨点冷水,希望大家不要拿板砖拍死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