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刘新光
今年2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本报记者近日专访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刘新光,请他对《规划》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亮点醒目,重点突出
记者:您认为这次国家出台的《纺织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刘新光:这次《纺织业振兴规划》除了继续肯定纺织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以外,还给了纺织业一个新的定位——民生产业。我国的纺织行业中,90%多的规模以上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而这些中小企业中80%多的工人是农民工。这些企业集中解决了大量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目前国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民生问题。这次国家把对纺织工业的认识上升到“民生”的高度,可见国家对纺织行业运行情况的重视,这是让我们全行业都很受鼓舞的。
记者:请您为我们解读一下这次《纺织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重点内容。
刘新光:从去年8月1日到今年2月1日,国家3次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的额度,从8月前的11%提高到2月的15%,共提高了4个百分点。这对于纺织行业是一个利好消息。这次提出的《规划》,是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又打出了一记“组合拳”。《规划》中的重点内容主要是5个方面:
首先,《规划》要求纺织业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首先是由欧盟、美国市场开始的,我国对其出口受到较大影响。国家通过增加出口退税来稳定出口,稳定市场。另一方面,国家也很重视扩大内需。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均纤维消费量还不能全面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西部、农村部分地区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纺织品的内需潜力是巨大的。
第二,要求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这是针对我国纺织行业自身发展水平提出的要求。我国的纺织业装备水平和装备制造水平都还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某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开始推进增值税转型。体现在纺织业上就是对纺织企业购进先进生产设备给予抵扣增值税的优惠支持。另外,在国家专项投资中,对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内容里都有纺织项目。这对于带动行业发展,提高创新能力,改善装备水平,促进产业升级都有积极作用。
说到自主品牌建设,我国纺织业产品有相当多数都是为国外企业贴牌生产,虽然产品档次和品质都不低,但产品附加值比较低。这影响到产品的定价,企业只能收取较少的加工费。所以《规划》强调对自有品牌的支持,鼓励它们用自己的品牌走出去。
第三,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随着产业的发展、节能减排的要求,一些落后的设备需要被淘汰。因为我们很多企业都是由小到大滚动发展的,现在就存在一个装备淘汰升级的问题。这一点国家不是强制的,而是让企业按照自身发展的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目前我们的手段就是增值税抵扣的优惠,对企业还是有相当的吸引力的。
第四,要优化区域布局。这主要是要求东部沿海地区的产能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梯度式的,纺织工业也有这个特点。国家提倡和鼓励东部企业积极向西部投资,优化区域布局。比如目前在新疆就已经有山东的纺织企业投资建设的生产基地。新疆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山东有些企业把新疆产的棉花就地加工成面纱然后运往东部进一步加工,这就比直接从新疆运输棉花要方便得多了。新疆又是棉短绒的生产基地,一些生产人造纤维的企业也开始向新疆迁移。对于山东省来说,劳动力和能源都比较紧张,所以向西部迁移,优势互补,既可以带动西部发展,也有利于东部的产业升级。
最后一点,加大财税金融支持。这主要是明确了国家对纺织业的一些支持政策。出口退税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纺织行业内中小企业比较多,它们目前多依靠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出于利润的考虑,在目前困难的时期可能中小企业融资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对资金紧张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一些机构提供担保、融资服务,缓解流动性不足的困难。山东省目前也投入专门的人力物力,正在积极筹备,并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
措施明确,力度到位
记者:纺织行业内对这份《规划》的反响如何?
刘新光:总体说来,纺织行业非常欢迎这份《调整振兴规划》。在行业遇到一定困难的时候,它具有相当的鼓舞人心的作用。现在各省市区也在积极做自己的振兴规划,配合中央的政策。山东省前不久刚刚召开了“工业调整振兴大会”,山东省的纺织业振兴规划也在反复修改后开始向基层征求意见,以更好地配合国家的总体规划。
记者:据了解,我国纺织行业中占多数的是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企业是按照市场规律发展生产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出台的这样一份行政性行业规划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呢?
刘新光:国家出台的这个规划是导向性的。虽然民营企业的生产销售是自己说了算,但是它们的发展也是要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导向。我们现在的《调整规划》可以说是集中行业内的一些共识。这些都是符合整个行业发展要求的。
记者:具体说来,目前国家出台的调整振兴方案中,能够直接有效地作用于行业实体的政策手段有那些呢?
刘新光:国家在这方面的调控还是有相应的手段保证的。首先就是出口退税政策。我国的纺织企业只要在2月1日之后出口产品,都可以享受到国家15%的退税。其次是增值税转型。纺织企业凡是2009年1月1日之后购买设备,都可以享受抵扣17%增值税的优惠。另外,国家还有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只要是在行业内有竞争力的企业都可以享受到信贷支持和担保。之前,企业在出口产品的时候需要准备相当数量的出口保证金。目前,国家已经暂停了这个政策,以较少占压企业的资金。同时,很多县、市都成立了小额信贷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以上这些政策,无论是民营还是国有企业都是可以平等享受的。
积极应对,努力转型
记者:纺织行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国际上看,在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要进行升级、转移。请您谈一下我国纺织业未来的整体发展思路。
刘新光:目前,我们这份《调整振兴规划》不是一个长期方案,它很明确的思路就是应对当前的困难影响,在未来2~3年的调整、振兴、发展方案。长期地看,我们有“十一五”和未来的“十二五”等规划。从国家对纺织业的定位来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还是具有乐观的发展前景的。毕竟十几亿老百姓穿衣的问题还是非常重要的。从另一方面讲,所谓的“劳动密集型”也不是绝对的,纺织工业里面也有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比如化纤、棉纺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装备水平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有了大幅度提升。产业升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国内也有一个由东到西的发展过程。产业产能在国内的转移也是有很大的空间的。比如上海市是我国纺织业发达的地区,现在他们已经不再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工业。开始把这部分产能向其他地区转移。
记者:请您谈一谈山东省的纺织企业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刘新光:从去年9月份开始,山东省的纺织企业感觉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加重。山东省纺织业的产业结构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略有差异,以棉纱、棉布等上游产品为主,服装等产品居于其次。金融危机对纺织业的影响先从服装开始,慢慢波及到上游的产品,所以山东省的企业较晚感受到这次危机的影响。另外,山东省的纺织企业面向日本、韩国的生产比较多。近期日本、韩国的经济出现了相当的困难,对纺织品的需求大幅度下降,这就对山东省一些纺织企业的产品销售带来很大的困难。
不过,从总体上来说,随着国家相应的政策出台,山东省的企业开始尝试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渠道,各地市也提高了对纺织业的重视,开始研究一些具体的帮扶措施。所以,目前山东省纺织企业倒闭的很少,大家的信心还在,渡过难关的希望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