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二次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来自纺织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们积极参政议政,反映行业基层呼声。如何落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如何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这些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里汇合。记者也带着这些问题,在两会这个平台上寻找行业与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对话。
3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问题召开记者招待会,在记者的提问中部分问题与纺织行业代表的关注点形成对接。
代表关注点:纺织调整振兴规划细则何时出台?将如何对行业企业实现有效扶持?
陈丽芬:我现在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行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何时出台。希望规划能侧重“软件”建设,也希望能列出产业升级的重点和具体目标,比如对自主品牌如何认定等。
钱月宝:希望国家尽快出台振兴纺织行业的配套政策,在推进技术进步、财税金融扶持等方面希望将政策进一步细化,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拓展新材料应用、增加产品附加值、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让企业受惠。
部委回应: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近期将陆续出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国务院已经全部进行了审议,并且批准实施。这些规划的细则将会在近期陆续向社会公布。
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一个远近结合、考虑当前度过金融危机和未来更好更快发展的一个规划。经过这一场危机的考验和洗礼,要使中国经济的质量、水平和竞争力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所以,我们在制定这些规划的时候,既考虑当前,也考虑长远。
规划主旨包括三个内容:
第一,通过扩大需求,开拓市场,解决当前企业经营困难的问题。实际上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和摩托车下乡,包括对一些出口产品提高出口退税率,包括对一部分大宗产品实行国家收储政策,也包括一些结构性减税、减小企业负担、加大企业的信贷供给,这些都是要使重点行业在目前经营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尽快地走出困境。
第二,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力度。这是从中长期来考虑的。要使得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要更多地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新产品,使用新材料。要使企业的技术水平能够上一个台阶,适应未来竞争发展的需要。
第三,加大改革的力度。这是从体制、机制上提高企业和行业竞争力,也包括加大企业的兼并重组力度和加强内部管理。
代表关注点:如何缓解纺织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王桂波:很久以来,广大纺织企业缺少长期固定贷款,只好把短期贷款用于长期投资,风险很大。我认为目前应该为纺织产业链上企业的贷款融资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张国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迫切需要得到贸易融资和信用担保,而融资渠道和手段则非常有限,因此银行应当对发展前景和资信良好、采用赊销方式销售较多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保理业务服务。
银行回应:调整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去年确实有不少中小企业反映获取贷款比以往难度大了。从去年年中开始,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国人民银行都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所以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来支持中小企业贷款,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去年,中小企业贷款全年增长13.5%,其中中型企业基本上和全部贷款增长速度是一样的。小型企业难度稍微大一点,其贷款增长慢一些,但也不是说没有增长。2008年,在企业贷款中,大型企业贷款占48%,中小企业贷款占51.9%。这表明从整个国家来讲,中小企业贷款的数量还是比较大的。今年,从最近两三个月来看,由于票据贴现业务的大幅度增长,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票据的出票人往往是大企业,但是贴现的往往是中小企业,特别是为大企业配套的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应该说,票据的大幅度增长,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也起了很大作用。
当然,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个就是小企业在筹集资本金方面还有很多困难。金融业要想办法利用各种手段,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各种产品来帮助小企业直接融资,获得资本金。因为小企业现在看来资本金相当薄弱,如果资本金很低,要想借很多倍数的钱,必然会显得风险比较大,银行也会比较犹豫。再一个,中小企业要发展多种新的融资方式,有一些是在我们国家内部产生的经验,还有一些是国际上中小企业贷款的好经验,我们要尽量地吸收消化,能够推广的就要进行推广。
与此同时,我在这里还想强调,对于传统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银行要给予重视,因为除了新的中小企业贷款,虽然能够依靠创新获得融资,但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贷款还是依靠抵押和担保的贷款。抵押和担保贷款这个传统业务也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余地。
在机构上也要进行创新。现在已经有一些专门致力于中小企业贷款的机构,同时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内部也都在创设中小企业部,有的银行已经搞了好几年了。另外,在金融工具方面,也应该有一些符合中小企业特性的新工具。
另外,随着大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直接融资方式,比如说发行企业债或者使用其他票据和债券工具,包括股本融资工具等,实际上会给商业银行很大的压力。他们过去可能对中小企业重视不够,今后他们必须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