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种棉成本的上升,籽棉成本价约为3元/斤,但随着金融危机逐渐向实体经济波及,下游需求的疲弱,籽棉价格如今已经跌到2.5元/斤附近,价格跌破种植成本线,另外,受天气影响,棉花单产、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部分棉农每亩受益较去年大幅减少甚至出现亏损。此外,部分地区的每斤拾花费由去年的0.8元涨至1.4元。成本的上升,较低的收购价格,严重打击棉农种棉的积极性。
为了保护棉农的利益,稳定棉花产量,今年以来国家启动一系列托市收购计划。且每次托市收购,无论收储量还是收储价格均呈现不断增加之势。8月份国家启动了对2007年新疆棉15万吨收储,但因为收储价和当时市场价相差不大,实际只完成了计划的46.9%。
8月的收储刚结束,不到2个月时间,国家再次启动了22万吨2008年度新疆棉花收储。从成交情况看,总体效应较8月份有了明显改善。21日,3万吨的收储计划全部完成,成交均价为12170元/吨,22日~24日收储结束,3天时间成交价一律调整为12600元/吨,且三天的收储均在几分钟内迅速完成,至此首批22万吨新疆棉收储全部完成。
当市场还在猜测国家是否会有进一步的收储计划的时候,10月29日在中国棉协的一次座谈会上,国家发布了继续收储100万吨棉花,收储范围从新疆扩大到内地,且维持12600元/吨收储价格不变。
从近两日收储情况看,29日首日收储,2万吨收储计划在不到3分钟时间内全部以12600元/吨成交。10月30日,收储成交14200吨,成交价为12600元/吨,全部为新疆棉。截至昨日,第二批收储累计成交3.42万吨。
分析人士指出,8月份15万吨旧棉收购到10月24日22万吨收储量,无论是收购数量还是收购价格都得到明显提高,这表明了国家在维护棉农利益上有了实质性举措。两次不同成交情况,也看出市场各方对目前收购价格的认可。而10月24日22万吨收储刚结束,短短几天时间国家再次增加了100万吨棉花收储。虽然前几次收储,从总体上并没有改变棉花市场整体的弱势,但短时间内国家再次增收棉花收储,且100万吨收储数量在近年皆为罕见,这足以彰显出国家托市的决心。
托市收储难改市场弱势
在首批22万吨疆棉收储过程中,国内棉花市场仍然不见起色。整体维持弱势格局。21日收储第一天,现货市场CCIndex328级为12188元/吨,CCIndex229级为12638元/吨,CCIndex527级为11622元/吨,24日收储结束,三大指数报收于12082元/吨、12495元/吨、11462元/吨,分别下跌0.87%、1.13%、1.38%。
而从郑棉走势情况看,总体维持一种平稳格局,收储计划并没有让市场走出期待反弹行情。10月21日,主力901合约报收12160元,10月24日以结算价12255元计算,901合约并没有受到22万吨收储利好刺激,仅仅以0.78%微小涨幅维持抗跌之势。然而,从10月29日开始100万吨收储情况看,现货市场CCIndex328指数当日下跌30元,报11910元/吨,CCIndex527指数下跌27元报11309元/吨,CCIndex229指数下跌14元报12345元/吨。而在昨日现货市场表现看,三大指数分别下跌137元、101元、186元。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100万吨收储量体现了国家较大收储力度,这也预示着这个年度再收储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另外,相对今年全国约770万吨产量来讲,100万吨收储似乎还是偏少。虽然目前的收购价格高于现货市场的价格和期货市场的价格,但是现货市场的表现依然清淡,在下游纺织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即使100万吨的收储也难以解决棉花市场的疲弱行情。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扩散到实体经济,全国目前纺织服装企业中,已经有三分之二在亏损或者处于亏损的边缘。目前棉花已经跌破种植成本,为了保护棉农利益,维持棉花的产量,国家继上周22万吨收储新棉后,29日再次增加100万吨棉花收储量,这创下近几年棉花最高收储记录,但业内人士表示,收储计划只限于稳定市场,并不助涨期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