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行业动态

中国服装全面布局“升级年”

2008中国服装协会男装、女装、童装、内衣、服装辅料五个专业委员会的联合年会11月7日在江苏无锡召开,五个专业委员会各自表露了新的一年转型升级的思路––中国服装全面布局“升级年”

男装业:期待突破技术瓶颈

我国男装已经进入品牌激烈竞争时代,男装业需要加快品牌建设和科技创新,促进男装产业升级和发展。

男装已经进入个性化、时尚化的消费时代,消费需求的变化导致男装从生产到营销模式都发生变化,比如,男装流行周期缩短,一些中档品牌引入定制服务,男装卖场整体环境升级。中国男装业在这样形势下,需要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瓶颈环节,尽快加大科技研发、设计和营销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不仅要增强有形资产和资本的创新能力,更要增强无形资产和有效资源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男装专业委员会2008年提出了中国名牌夹克衫、领带、羽绒服装、丝绸服装等产品申请立项报告。5月到7月,委员会还与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开展两年一次的西服行业抽检或送样检测。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反馈企业存在的问题。今年西服产品共有43个品牌参加检测,41个品牌获“优等品”,一家获“一等品”,一家为“不合格品”,合格品率为97.76%。其中连续获得优等品的企业还获得质量荣誉称号。通过表彰优秀企业和品牌的方式,鼓励企业加强产品质量控制、检验和管理,从而带动男装整体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另外,委员会还加强企业和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举办了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培训班,积极开展全国男装企业间以及与外部的交流。

女装业:国际化经营再上新台阶

目前,我国服装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服装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女装行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从整体看,我国服装行业的市场竞争朝着价值竞争阶段发展,数量竞争将逐渐退出主流竞争模式,以品牌、价值、创新为核心的新的竞争时代开启序幕。

女装业也有了很大发展,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步入国际化经营的初始阶段,开始注重自有品牌的建设。但与国际女装的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女装在品牌上、在产品的档次上还存在一定差距。比如,我国女装的整体设计力量还相对薄弱,在设计先导、品牌文化、时尚理念层面上尚需增强;部分女装企业工艺技术及设备还比较落后;面辅料的配套跟不上服装业发展,生产高档产品的面料还较多依赖进口;企业间的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的质量仍不稳定等。

这些制约我国女装业发展的因素使我国女装业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情况:国外品牌大量涌入,我国女装的高端市场几乎全部被国外品牌所占领,国内女装市场的国际化竞争愈加明显;在全国范围内,女装品牌的市场集中度较低,突破区域性的品牌较少;品牌特色风格不明显,模仿现象仍较严重,产品定位趋同现象较为突出,互补性差,缺少自有设计概念;女装市场总量供给有余,但有效供给不足,高附加值品牌产品缺乏,产品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童装业:成人装品牌可能介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规模以上企业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我国童装生产几乎处于负增长。而中小企业的生产萎缩情况则更为严重,全行业童装产量跌幅应达到两位数以上。生产下滑反映出市场疲软,也预示着行业效益下降。
  2008年童装市场低迷,面向城市消费的中小企业群洗牌加速。童装品牌数量在过去几年中急剧增加,这些品牌存在于各类批发市场,主要面对城镇消费,特征是变化灵活、价格优惠,但是产品雷同,没有明确的风格,这种品牌多采用先生产后销售的营销模式。前两年,批发业兴旺,童装产品少有积压,但是今年以来,行情一再滑坡,小品牌遭受巨大打击,小企业退出加速,并且淘汰趋势从小品牌、小企业开始向更大的企业、品牌蔓延。市场低迷时间越长,受波及的领域越广、程度越深、牵连的品牌数量越多。“洗牌”已经开始,品牌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加以应对。

前几年,城市高档、中高档童装消费领域成为很多品牌主战场,但今年经济环境不甚乐观,明显制约了高档产品消费,消费者更为务实,价格再次成为童装采购过程中的首要因素之一。城市批发市场、街边店等以打价格牌为主的消费场所大受青睐。

另外,经济不景气还造成经销商队伍萎缩,优质经销商成为童装行业的稀缺资源,经销商队伍的培育和稳定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明年的消费市场或将持续低迷,但是经济周期中还将会走向波峰,在市场回暖时,赢得当时主流消费群就能赢得一个时期的市场。“80后”作为未来几年的新生消费群,在服装消费市场转好后,将为新品牌和产品创造新的空间。因此,提前研究“80后”的消费特征和习惯对未来童装市场的把握和拓展十分有益。80后消费时代,网购也更加盛行。在“80后”中有一定影响力的成人装品牌可能考虑介入童装,成人装品牌进入童装领域将能较好地丰富童装市场产品分类和体现产品差异化、市场差别化。“90后”的成长为少年装的诞生提供了契机,少年装可能从休闲装、运动装中分离出来。

内衣业:步入“黄金期”大整合

各类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内衣业已经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在一些领军企业的带动下,我国内衣产业已经进入了以产品开发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尽管2008年内衣业的比较优势有所下降,但内衣业仍然是我国服装产业中最具活力、成长最快和最具发展前景的一个分支。其利润空间相对其他分支而言略高一筹,风险也相对较小。

根据中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百家亿元商场的统计,2008年针织服装销售数量位居各类服装第二,占服装销售总量的15.22%。其中,女性内衣发展空间最大。从近几年数据看,女性内衣不仅在内衣市场中消费量增长最快,价格增速也明显高于保暖内衣和传统内衣裤。

尽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外贸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然而作为必须消费品的内衣受到的冲击却比较小。但是,我国在部分内衣品种加工上的比较优势已经逐渐丧失,因此,一些内衣外贸加工为主的生产企业还需寻找新的出口或重塑核心竞争力。在转型过程中有两种方式较为常见:外贸生产加工接内贸生产加工订单,保持工厂生存条件;自有品牌整合上市,寻找终端接口和境外经营。

经历了2008年的中国内衣市场,品牌将成为决定最后成败的主要因素,创新型品牌更容易获得消费者青睐。内衣企业的整合、细化工作全面升级。

品牌型企业的整合方式大多采取以中高产品设计技术含量和商业直营经营模式整合企业,使品牌走向技术支持和品牌附加值轨迹,内衣情景店与内衣生活馆等模式在终端表现活跃。而生产加工型企业则以生产中高端产品和建立生产设备投入为主体进行整合,形成生产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加工型企业,这一点在保暖内衣和功能内衣上表现突出。批发型企业与过去相比也有所变化,开始向以代理商、加盟商为主体的终端批发型企业转变,形成低端产品生产供应商群体。

经过不断升级整合,中国内衣企业的竞争重心已经从成本与价格转向创意与产品,未来中国内衣消费市场逐渐被文化与创新潮流所引导,2009年,内衣企业在文化创新与时尚创新方面将有更大的突破,内衣产品同质化现象将有所改变。

服装辅料业:坚持品牌路线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非常迫切,服装辅料业必须更多的考虑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重点关注质量保证体系、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

低档辅料重复生产,以量取胜早已成为历史,走品牌辅料路线将是一个方向,这不仅要保证质量,更要全方位注重产品研发实际。服装辅料专业委员会将在这方面做好扶持、协助、引导。一些服装辅料企业为追求利润而降低对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从而导致质量不稳和生产成本的增加。加大标准质量宣传力度,加强企业自身质量监督和市场监督相结合,严格遵守行业标准,辅料专业委员会将做好宣传、警示、指导等方面工作。

今年服装辅料专业委员会完成了《中国服装辅料大全(第二版)》出版印刷等方面工作。10月的江苏第八届服装服饰博览会期间,委员会在常熟九龙大市场举办“中国常熟(第三届)服装辅料洽谈会”。2009年委员会还将继续与有关单位合作举办服装辅料新产品展示及召开洽谈会等。
 

发布时间:2008-11-17 
来源:服装时报 
查看次数:1003
ICP 网警 电子营业执照
Copyright©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www.tex-center.com
ICP备案号: 浙B2-20080238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7号

浙B2-20080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