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下降,商家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推出了各种保暖内衣。“超细纤维,37℃恒温超薄保暖”、“添加高科技聚合物”、“加入红外线发射陶瓷”……眼下正是初春,保暖内衣依然热销,各厂家的保暖内衣几乎都宣称是“高科技”面料,一套内衣的价格却从四五十元到千元不等,让人一头雾水,信还是不信,真的还是假的,消费者疑惑重重,不知如何选购。那么,保暖内衣真的是运用高科技吗?
揭开“高科技”的面纱
各种各样的保暖内衣真是高科技产物?实际上,市面上那么多内衣面料,其中有些只是用产品名替代了原料名,并不属于高科技、新发明。用于纺织的化学纤维属名有28种,常用的有腈纶、涤纶、氨纶、莫代尔纤维等,商家的成分标签上标明的名称如果超出这28种之外,则可能在玩弄新名词。根据化学常识我们知道,其实所谓的“高科技”并没有那么玄乎。保暖内衣的材料无外乎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三大类。那些“卡”不过是厂家给面料起的概念别名而已。如“暖卡”“热力卡”实际上就是腈纶,“魔卡”是具有弹性的氨纶,“塞维卡”是聚酯,“莱卡”是人造弹性纤维“氨纶”注册的产品商标名称。
真的有纳米保暖内衣吗?“纳米材料”近年来备受推崇,但能够准确说出其概念特性的却鲜有几人。目前,对纳米产品的鉴定需要经过复杂的测试,不仅要看它的材料颗粒尺寸是否在100纳米以下,还要看它的光学、电学、力学等性质是否具有纳米特征的变化,市面上销售的众多“纳米内衣”是否全部经过这种严格的鉴定是值得怀疑的。苏州美山子公司总经理张荣龙表示:“许多产品都被冠以“绿色环保”、“远红外线”、“纳米抗菌”,“美容养肤”甚至“维生素内衣”等新奇功能的这些功能也只是天方夜谭,红外线跟纳米一样,那些自称借助“远红外线”功能起到保暖作用的内衣就更难作出鉴定,包括人体在内的任何物质都具备散射远红外线的能力,一件内衣的保暖效果是否源于远红外线的作用很难找到确切的依据。”
据了解,生产一件保暖内衣的成本仅仅高出普通内衣0.5倍,而一旦贴上新奇的概念标识,保暖内衣便身价陡增,销售价格一般都成倍上翻。所以这些有关“高科技”是怎么回事,他们大概也是一头雾水,解释不出所以然。
目前保暖内衣的主要材质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天然纤维,比如棉花纤维、大豆纤维、羊毛等,通过天然动植物加工而成;第二种是改性纤维,比如牛奶蛋白纤维等,在天然纤维的基础上加入化学成分合成;第三种是纯化纤维,即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纤维进行再加工制成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