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频道

德州:纱线市场冷清 新型纤维尚能微利生产

7月5日,为了解德州棉纺市场纱线贸易情况,笔者一行来到纱线贸易企业进行实地了解。由于前期棉价大幅下跌,纱线价格并未迅速跟跌,而是缓慢下跌,纱线市场观望情绪浓重,加之订单较差,下游布厂停工增多,纱线采购明显趋缓,整体市场销售冷清,部分企业因资金紧张低价抛售纱线,即便如此,市场成交依然比较平淡。
  纱线加工利润较低
  目前,德州地区正在生产的纺纱企业主要是以新疆棉和外棉为主,为了降低原料成本,部分企业将新疆棉、美棉、澳棉和印度棉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棉,然后清花、梳棉,完成整个生产过程。企业的纱线加工利润较低,以全棉精梳40S纱为例,如果按照新疆棉19400元/吨,加工成本按照正常年份的7000元/吨计算,生产出来的纱线成本在33380元/吨左右,而目前最好卖的价格只有32000元/吨,也就是按照6000元/吨计算所得的价格。纺织企业6000元的纺纱费用远低于正常水平,只能与2008年时的费用水平持平,而目前的人工成本是08年人工成本的两倍,电力成本和税费都明显高于08年的水平,纺织企业要想保持正常生产只能亏损硬撑。
  纱线成交清淡
  因下游布厂和服装厂需求放缓,纱线价格持续下跌,市场询价大量减少,成交异常清淡,尽管有部分地区有个别采购,但是并未改变纱线市场的疲态。据悉,近期浙江绍兴、江苏南通和广东佛山等坯布集聚地纱线需求明显放缓,纱线采购较为稀少,有些地区甚至没有采购计划,而山东昌邑80%的中小型布厂都处在停工状态。目前生产新型纤维的纱厂利润好于纯棉纱厂,但是利润率也大不如前了,主要原因是08年以后新型纤维生产企业有所增加,市场供应量有所提高,并且新型纤维的质感和舒适度上不如纯棉纤维,其替代纯棉制品的作用有限。未来三到五年,市场将重新回归到棉花纤维占主体的纤维格局中,棉花依然是纺织市场的高档面料主体,但是棉花的比重必定不能回到以前了。
  港口棉花库存处于高位
  当前国内的主要港口棉花库存都处于高位,主要原因是内外盘价差较大,而滑准税配额又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大量的贸易企业外棉到港后不能通关。国内的棉花贸易企业在采购外棉之前,一般是先交20%的定金,办理90至180天的信用证,然后凭信用证与国外贸易公司签订棉花采购合同,外棉到港后先存放在港口,企业拿到配额并找好买家后将棉花运出,最后在签订合同90天内与国外贸易公司结算付款,完成棉花进口的整个过程。当前的外棉较国内棉便宜4500元/吨左右,要想使用外棉就必须要有滑准税配额,而当前配额已经炒至3500元/吨,占总价差的78%左右,算上关税和增值税加上港口库存费和运费,棉花通关后利润空间近无,只能等待收储时国内棉价能有所上涨。更为重要的是棉花需求不旺,即便外棉的通关成本较低,国内较低的用棉量也不支持外棉港口库存迅速消化,只不过会从港口库存转移到商业库存而已。据悉,目前港口库存在70万吨左右,并且7至8月份,澳大利亚棉花和巴西棉将陆续到港,港口库存还会继续增加。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07-06 
来源: 
查看次数:154
ICP 网警 电子营业执照
Copyright©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www.tex-center.com
ICP备案号: 浙B2-20080238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7号

浙B2-20080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