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土地承包到户就开始养蚕,30年来从未间断。30年来,养蚕帮他轻松供大了4个儿女,其中还有一个是大学生;30年来,养蚕让他一次次走在村民的前列,最先的万元户、最早的红砖房、最早的各种电器……7月2日,笔者来到南川区冷水关乡大岩村,听当地有名的养蚕大户潘模森讲述他与蚕的故事。
市场起伏波动与蚕不离不弃
说到养蚕,已年过古稀的潘模森两眼放光:“90年代的时候养蚕才叫个红火哟,每家每户都养蚕,漫山遍野都是桑树。”他说,冷水关乡人素来有养蚕的传统,加上政府的大力倡导,上世纪90年代时,全乡养蚕达到了高峰。那时,每到收购蚕茧的季节,集镇收蚕茧的门市部总是挤得水泄不通,有时候排队的人排出好几十米。那时,潘模森就已经是全乡有名的养蚕大户了,而且还创新性地搞起了滚动式喂蚕,别人一年养三季蚕,他能养六季,收入也比别人多一倍。
但是,蚕茧市场行情波动大,前几年,蚕茧价格一度跌到每公斤10元以下,养蚕除去成本、人工利润几乎为零。许多村民都毁掉了桑树,再也不养蚕了。而这时,潘模森却坚持了下来,一年三季蚕,他最少的时候一年也要养10多张蚕。“养了这么多年蚕,对蚕也有感情了。听到它们沙沙沙吃桑叶的声音我心里就舒服。再说,市场有涨有跌是正常的,再怎么说,养蚕还是有收益的。”潘模森说,就是靠着这个信念,他从没想过要放弃养蚕。
专心琢磨技术待蚕如同朋友
潘模森多次参加各级技术培训,自己也爱琢磨养蚕技术,渐渐地,养蚕的每道工序他都心里有数:什么时候要升温、那种蚕是生病的先兆,他都了如指掌。蚕仿佛成了他的朋友,在他手里,蚕很少生病,几乎每季养蚕都顺顺利利。
目前,春蚕已经全部销售了,潘模森饲弄刚孵出的夏蚕。“养蚕就怕蚕生病,而饲养之前的消毒非常重要。”潘模森说,在养蚕之前,一般要消两次毒,用1斤漂白粉、1斤石灰混入25斤水,搅拌匀了用喷雾器喷施消毒,两次消毒时间间隔7天左右。第二次消毒后两三天,就可以放养幼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