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10月26日讯
日前,美国哈佛商学院以麦克法兰教授为首的20余位教授出现在万事利集团。吸引他们来到万事利的,是万事利“丝绸传统产业+文化创意+高科技=丝绸新兴产业”的精彩转型,以及伴随转型实现的利润三级跳:原来赚两元每米的丝织品,做丝绸礼品可赚20元每米,开发为丝绸墙饰后每米利润能达200元,如今将丝绸做成艺术品每米利润可能是2000元甚至是20000元……
向文化要价值
从马王堆出土的丝绸文物到现代丝绸艺术品,从丝巾、定制礼服到高端丝绸墙纸……像很多来参观过万事利的外国友人一样,教授们曾经以为丝绸就是简单面料的传统认识被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中国5000年丝绸文化的深厚底蕴、古典与现代兼具的产品创意。
“丝绸有几千年文化,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深度挖掘它背后的文化,让更多的现代人了解它,不仅是我们丝绸人的义务,也是我们万事利从‘产品制造’向‘文化创造’转型的突破口。”万事利集团董事局主席屠红燕说。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青花瓷”的惊艳登场,是万事利的丝绸产品正式向文化类产品转型的标志。屠红燕告诉记者,那些漂亮的礼服全部采用苏式缂针刺绣的纯手工技法制作,刺绣者均是苏州请来的老绣娘,平均年龄68岁以上。每件礼服都要耗时半个多月,因为一个披肩要绣196小时,一个腰花要绣148小时,一个下摆需要218个小时。“奥运会的认可让我们更加确定,市场是需要这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的。”屠红燕说。
之后几年的发展历程,为万事利向文化求转型、向文化要价值的思路作出了回答。
以跟文化结合最紧密的丝绸礼品为例,今年上半年,万事利丝绸礼品公司销售同比增长39%,利润同比增长116%!“利润的增长,是因为我们将文化融入了产品之中。”在产品展示厅,屠红燕指着一块印满诗句的丝巾对记者说:“你看这块‘最情书’丝巾,选取的素材是著名的‘璇玑图’。‘璇玑图’背后有个美丽的传说:古代苏氏老公外出做官几年未归,在外有了相好,苏氏获悉后在手绢上写下诗让人带给丈夫,这个无论从哪个方向哪个字开始读都成诗的‘回文诗’,最终使丈夫感动,回到了苏氏身边。现在这块‘有故事、有情感’的丝巾,已经成为情侣、爱人之间相互馈赠的热销礼品。”
高端艺术品是今年万事利开出的一个新项目。该项目通过与缂丝、宋锦、云锦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签约,制作丝绸艺术产品,目前,已经合作的文化遗产传承人包括国家级丝绸专家、宋锦传承人钱小萍,缂丝传承人王金山等。9月22日举行的2012国际丝绸博览会上,万事利展出了一副以著名画家罗中立的作品《父亲》为原型、由乱针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人全手工打造的丝绸画,标价68万元。有了灵魂的产品才更有价值,如果说,原来一米丝绸面料我只能赚2块钱,那么制成高端艺术品后,我每米能赚2000元,甚至20000元。”屠红燕告诉记者,2011年3月,一幅清代的缂丝画卷在法国拍出了1900万英镑的价格,举世惊叹。“这是世人对缂丝技艺和文化的认可,我们希望未来万事利的产品也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有了文化灵魂的万事利产品,同样也没有忽视市场对时尚设计的需要。通过与香港现代水彩画家苏敏仪、艺术家韩秉华等人的合作,万事利完成了由原来的注重生产到现在注重时尚设计的成长,并获得了与著名奢侈品牌Burberry、PRADA等企业合作的机会。
向科技要创意
“如果说文化给了我们丝绸产品灵魂,那么科技给的,便是丝绸产品形态上无限变化的可能。丝绸绝不仅仅只是人们印象中的某种服装面料。”屠红燕说。
诚如其言,插上科技翅膀的万事利丝绸,有了很多令人吃惊的变化。
真丝拉毛围巾就是万事利的一款典型的创新产品,且迅速成为万事利产品系列的主打产品。它的科技含量在于把丝绸的物理纤维隔断,从而为用户带来羊绒的全新感觉。会变色的丝绸也是万事利的另一个创新。“它能够根据室内温度的不同而变色,是全天然真丝通过组织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效果,”屠红燕开心地说。
“贴在墙上的丝绸”,则让万事利的丝绸产品成功地完成了由“面料”向“材料”的华丽转型。“我们的丝绸装潢墙纸,是一种全新的表现形态。它不仅薄如蝉翼,色泽也更加高贵柔和,还能防水防油防火。这种丝绸每米能赚200元。”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以科研为主的丝绸科技公司销售完成了计划的115%,利润同比增长46%。
“‘传统产业+文化创意+高科技=新兴产业’,看上去很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我们正努力向等式的右边加速奔跑。”屠红燕向记者透露,万事利正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等相关专业合作,共同研发一些概念性丝绸产品,“我们希望搭建一个平台,将国内现在很多做面料、桌旗、丝毯、窗帘、手绘丝绸、丝绸设计等十个类别的业绩出色的企业召集起来,一起推进这个项目的实际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