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党员,当然要发挥带头作用。不管工作多累多辛苦,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在纺织行业岗位上工作的这28年,王瑞琼走过了风雨,历经了波折和考验,由始至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锲而不舍,默默耕耘,演绎了一曲劳动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青春之歌。
“经纬线”上编织美好人生
王瑞琼有一手“绝活”:通过手摸布面的感觉,就能很快判断出纺织机器的故障在哪个部位、哪个零件出了问题。为了练就这个“绝活”,她付出的远比想象的要多。
1982年,王瑞琼来到当时的梧州市棉纺织厂工作,成为一名挡车工人。纺织行业虽属于轻工业,但纺织女工的工作却不轻松。车间里常年的潮湿热气,不绝于耳的机器轰鸣声,飘舞的细微棉絮直钻耳鼻。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她虚心地向老师傅学习操作技术,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她几乎利用了所有时间来加班苦练,从没停止过努力,手指磨破了,敷上创可贴接着练,常常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本来光洁细嫩的手也结了出厚厚的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凭着一股子冲劲和勤学苦练,她逐渐成为了厂里的“操作能手”。
有一次,厂里开展“党员责任机台”生产竞赛活动,当时,王瑞琼已怀有身孕,但她却主动要求去操纵高支数的机台。大家都知道,高支数机台比别的机台工作量大、操作难度大,工作质量要求很高。为了她的身体,大家都劝她避重就轻,选择放弃。但王瑞琼说:“我是党员,当然要起先锋带头作用。”就这样,三十年来,她月产量完成率平均高达115%以上,操作水平一直保持优档水平,多次被评为棉纺厂的“高产能手”,是全厂唯一的“双百”竞赛“五连冠”和“十连冠”标兵。
甘于奉献,积极做好“传帮带”
有一种感动叫做默默坚守,有一种奉献叫不求回报。
2003年,市棉纺织厂实行内部改制。在企业改制前后,一些熟练的操作工纷纷离开企业挑槽到待遇更好的公司,而留在企业的员工中有部分人思想波动、情绪不稳定。“身怀绝技”的王瑞琼对公司不离不弃,继续留在厂里工作。同时,她为留住和培养员工、稳定企业生产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在企业处于最困难和最需要熟练工的情况下,她服从公司安排担任质教员,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手把手把自己的技术和多年积累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200多名新员工。
“我喜欢纺织这份工作,我会努力地做下去。”王瑞琼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的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她以主人翁的责任心,积极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像跳动不停的织梭机一样,用那一根根洁白的纱线,忠实地记录下她对纺织事业的那份执著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