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将于7月10日至11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这也是中美两国新一届政府举行的首次战略与经济对话。根据此前透露的信息,多方预测《中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BIT)谈判将是此次对话会中重要的内容。
所谓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为鼓励、促进和保护本国公民在对方境内投资而签署的双边条约。内容主要涉及投资保护的范围、投资待遇、征收与补偿、货币汇兑和争端解决等内容。中美从2008年开启双边投资谈判,截至目前,已经进行了九轮关于协定的技术层面磋商,但协议至今仍未签署。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表示,这与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不乐观有一定关系。陈凤英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大幅衰退,就业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问题,所以奥巴马提出了‘再工业化’的口号,就是希望美国的跨国公司回到它本土创造就业机会。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有很多国会议员都反对跟中国签订这种双边投资保护协议。因为它们担心,可能签了这个协议之后,有美国企业更方便进入中国,而不是在美国生产。”
如今,中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谈判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美经贸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指出,在谈判过程中,市场准入、劳工规则、知识产权等敏感问题仍然有待协商。何伟文说:“美国拿出来一个范本,但它的范本非常难,关于市场准入、劳工规则、国有企业、金融服务、国际仲裁等等。但是这里边不光是具体行业或者具体问题上如何达成协议,还涉及到中美双方要做到今后在国际投资规则上,大家要合作进行创新,在制定新的规则方面大家要合作进行,这是最难的。”
实际上,近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在少数。就在去年,华为、中兴、三一重工等国内行业“龙头”纷纷在“走出去”过程中碰壁。2012年,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华为以及中兴通讯对美国安全造成威胁,要求美国公司不要与其做生意。同年,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三一集团关联公司Ralls在美国经营的风电厂项目 其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以同样理由签发了禁止该项目的行政命令,并要求Ralls在90天内撤出全部投资。
对此,何伟文指出,在“走出去”过程中,一方面歧视确实存在 但另一方面,以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万向集团收购美国汽车电池制造商A123为代表的成功例子也很多,中国企业可以从中吸取经验。何伟文指出:“第一,我们事先摸清情况。要通过美国主流的顾问公关公司去做工作,不要自己一股劲的蛮干。第二,我们的项目确确实实是双赢的,确实符合美国产业发展需要,符合我们合作伙伴的发展需要,而且经过良好的沟通,我相信这方面成功几率就会增加。”
在此前的谈判中,美方承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同等规则和标准对待其审查的所有交易,不论投资者来源国。对于颇受中国诟病的国家安全事由,美方表示,当一项交易引起国家安全风险时,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将寻求尽可能快速地解决问题,包括在可行的范围内采取有针对性的缓解措施,而不是阻止整个交易。
中方也承诺,将公平对待外国企业在华投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仅针对国家安全关切,并遵守规定的时限和审查标准。同时,双方承诺尊重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裁决结果。陈凤英指出,如果中美双方扫除障碍,最终达成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将给中美两国企业、乃至于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好处。陈凤英表示:“首先,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签订后,中国企业或者美国企业到对方国家去投资更便利,企业进入外国能降低门槛,得到法律的保护,受到国民待遇。第二,企业到对方国家投资,成本下降、安全性上升,自信和放心可以上升。尤其是现在地方保护主义上升,全球经济相对低迷的情况下,像这样的协议可以保护自己的企业到别国投资,保护全球贸易或者投资有一个稳定性、可预见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