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今天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下调了今明两年的全球增长预期,称资本外流进一步削弱了新兴市场实力,警告美国政府如违约可能“严重破坏”世界经济。
IMF10月报告预计:
今年全球增长下调至2.9%,今年7月的上次预期为3.1%。
明年全球增长下调至3.6%,今年7月的上次预期为3.8%。
今年新兴经济体增长下调至4.5%,今年7月的上次预期为5%。
今年中国增长下调至7.6%,今年7月的上次预期为7.8%。
明年中国增长下调至7.3%,今年7月的上次预期为7.7%。
今年美国增长下调至1.6%,今年7月的上次预期为1.7%。
明年美国增长下调至2.6%,今年7月的上次预期为2.7%。
今年欧元区增长上调至-0.4%,今年7月的上次预期为-0.7%。
报告指出:
先进经济体的增长在逐步增强。同时,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已经减缓。
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着增长减缓和全球金融条件收紧的双重挑战。
新兴市场经济体
新兴市场经济体是当前的关注重点,他们的增长率已经下降,下降幅度往往大于IMF此前预期。
这种减缓有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两方面原因。
俄罗斯和南非的增长下滑在更大程度上是周期性的,中国和印度则更多反映了潜在产出增长率的下降。
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两项挑战是:
— 针对潜在增长率下降进行结构改革,以促进调整。
— 进行周期性调整,如是大额财政赤字的国家,必须实施财政整顿;如是通胀持续高于目标的国家,必须采取紧缩。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应采用更可信的货币政策框架。
面对美国长期利率上升的潜在影响,这些国家可采取两方面措施:
— 明确货币政策框架,保证财政可持续性。
— 资本外流时,必须让汇率贬值。
美国
美国政府关闭是短暂的,公共支出将得到批准和执行,可能在10月中旬达到债务上限,这一上限将迅速得以提高。但这些预测都存在不确定性。
政府短暂关闭对美国经济的破坏可能是有限的,但长期关闭可能带来相当大的损害。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能迅速提高债务上限,导致美国选择性违约,可能给全球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美联储调整政策期间,长期利率显然会出现些波动。
中国
没有根本的改革让中国转向消费型增长,进行经济再平衡,并通过去监管刺激产出增长,中国的增长可能就会大幅减慢。
日本
“安倍新政”促进了日本的复苏,但要实现持久复苏,需要应对两大挑战:
— 确定财政整顿的适当步伐。
— 实施可信的结构改革措施。
欧元区
欧洲核心经济体呈现一些复苏迹象并非源于最近的重大政策调整,而是基本上可以通过消费者和企业增加支出去自我实现的情绪变化。
边缘国家处境依然困难。
欧洲也迫切需要实施结构性改革。
溢出效应及同步性
大型金融冲击的影响最大,产出同步性大幅上升往往发生在金融危机期间。
规模很重要:美国的对外溢出效应最重要,欧元区、中国和日本也是各自所在地区溢出效应的重要来源。
美国的货币政策冲击通过利率产生溢出影响,对汇率钉住美元的国家影响超过对其他经济体。
除非危机时期,金融全球化未必导致各国产出同步性上升。
政策协调无论在金融还是财政方面都有潜在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