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上扬 库存压身
眼下,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降温模式。瑟瑟冷风之下,不少羽绒服厂家心底却涌一丝喜意:羽绒服终于能好卖点了!
由于今年冬天来得有点晚,加上上半年禽流感导致羽绒产量锐减、价格上扬,国内许多羽绒服厂家库存压身。当服装行业“靠天吃饭”的魔咒难以打破,记者发现,部分精明的商家干脆通过大数据挖掘气候商机。
积压如山
此前山东、湖北等多地传出今年羽绒服销售不畅的消息,南京市场同样波澜不惊。日前,知名电商观察员鲁振旺在微博上感慨,“暖冬让冬装市场进入寒冬,多少羽绒服从业者库存积压啊”。这迅速引起众多从业人员的共鸣,有网友介绍,“北京今年好多羽绒服厂的工人都直接回家了。昨天有人给我打电话,4万件库存货让我帮他想办法,2000万啊,直接被库存压死了。”
除了老天作弄人,据记者了解,国内大部分羽绒供应商的原材料都是从养殖散户的手中收购的,但是今年上半年禽流感发生之后,市场对鸡、鸭等禽类的需求减少,屠宰数量的减少导致羽绒产量锐减,导致了原材料出现紧张的情况。因此,今年年中羽绒价格最高时比年初涨了80%,虽现在已经有所回落,但是还是比年初时涨30%左右。
“传统女装的冬季订货会一般都在四五月份,禽流感事件直接决定了今年羽绒服的成本将会很高,所以有些先知先觉的商家,把精力投放在了呢子大衣身上,但更多的人还在栽到了高成本上。”某女装销售人士称。
以近期刚刚披露的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公布的数据来看,11月江苏地区男式大衣和女式大衣价格涨幅分别为3.9%和6%,而男式羽绒服上涨6.7%,女式羽绒服上涨幅度更是冲至8.7%。这也导致消费者反映,今年新品羽绒服难见千元以下的。
快捷生产
苏州犀牛王服饰客服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羽绒服网络销售质量问题频发,让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异常谨慎,今年网购尤其不给力,“‘双十一’我们只在网上卖出了十几件羽绒服,‘双十二’更差,跟去年真是没法比。”
但是公司线下销售倒是跟去年相差不远,库存并不严重。据了解,犀牛王有自己的加工厂,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以往羽绒服生产至少提前2个月,现在我们一个礼拜就能做一批货出来。如果是暖冬,我们就做料子薄点的羽绒服,如果天气冷,就做稍微厚点。”这位负责人称。
她推测,目前市场上受库存所累的公司,大多数是没有自有加工厂,只能提前大半年下单生产,当然容易判断不准。
北京另一家专职做羽绒服的负责人则向记者透露,“今年相比去年差了些,但日子比同行好过得多,主要是加大了对新品设计的投入。”
气候经济
气候变化无常、地域差异巨大,都让服装厂家深受困扰。记者接触的行业人士喟叹,“千年极寒、暖冬、冷冬,这事谁都说不准,我们就陷入困境。”
事实上,目前不少服装厂家已不再甘心被牵着鼻子走,而是变被动为主动。气象经济学中有一条“德尔菲定律”,即企业在气象上投入1元钱,就有可能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据了解,福建一些服装公司要求每家门店每天都要填写一份关于当地天气、气温、顾客穿衣状况的简单调查表,在当天下班时发回企业总部。这样,总部对于各地的天气情况都有所掌控,具体发货也就有的放矢。同时,有了一年一年积累的天气资料,来年的备货、发货、生产也就有了参考。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专业的气象科技服务公司干脆开始深度挖掘气候商机。“只有建立在一定数据支撑的基础上,将气象气候预报转变成服装消费预测信息,服装行业内诸多决策才不再是拍脑袋。”富景天策(北京)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告诉记者。
以该公司提供给记者的数据看,对比往年上一月数据,近期羽绒服关注强度指数具有较大涨跌的城市为南宁上涨17%、福州上涨7%、广州上涨4%;天津下跌39%, 西宁下跌38%,北京下跌37%。张勇解释,一般而言关注强度与实际购买休戚相关,而羽绒服购买力通常会打一个月的提前量,这也导致华南等偏暖地区关注强度上涨,北方地区反而下跌。
不过,随着天气渐冷,消费者的关注指数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以5天滚动预测为例,北京上冲至为20.63;郑州、西宁也比较靠前,关注强度指数为14.84、14.57。值得一提的是,南京羽绒服关注强度指数也跃至9.46,苏州为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