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纺织要闻

从长江流域棉花生产之变化 看内地棉业如何呈现新常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新常态”作为经济发展逐步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主要特征时段的全新提法,正日渐融入人们的经济生活。从以长江流域为主的内地棉花产销发生剧烈变化与调整的现实走势,再以全新的视角诠释內地棉花产业,尤其是种植与初级产品产销的现状与走势,内地棉花生产新常态正向我们走来。

无论从任何角度看,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改革和发展都正“在路上”。 改革、发展注定了要对传统的、历史的、陈旧的等等不适合现代发展前行的事物进行调整、整顿、提高,经过新常态的磨合、运行并辅以必要的修正、改进后,最终成为一种新业态。尽管新业态不是物质尽善尽美的终结化身,但其总的表现一定是与时俱进,符合当下的。如果我们用这样的一个思维模式去看待打量内地棉花产销的今天与明天,你会义无反顾地投身棉业经济新常态的建设氛围。

 首先,对我国棉花生产作战略性调整就是为了建立中国棉花的新常态。

由于诸多的原因,作为一个基层棉花信息工作者,我不可能接触到来自官方高层诸如粮食、棉花之类的重要农产品的产销政策改革计划、信息,但从近年来源于上层,动在基层的重要农产品产销政策变化看,党和政府正在努力通过加大改革力度来构建重要农产品产销流通适合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棉花为例,近几年,我国棉花产销市场形势持续低迷。上头,价格上一直难与国际棉价平行,而为“稳内平农”, 国家不得不以临时收储的办法来扛下压力,将近两、三年的棉花保价收储,应当说农民没有吃亏;下头,同样因为比较效益和产销风险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城乡统筹发展等问题,农民对棉花生产兴趣下降,出现了重视程度不高,种植面积下滑和单产总产骤减现象。面对这样一个形势局面,对棉花产业引入改革要素,进行产业政策改革便成为建立棉花产业新常态的重要课题。我们看到,在大的政策层面,国家正在推行东棉西移政策,重点发展西部、新疆、内蒙以及沿海滩涂的棉花生产战略,对原长江流域棉区优于棉花的高效种植业的发展,实行优化结构,棉花让道。而在重点发展的西部、新疆、沿海等棉区,则侧重于棉花生产的良种良法的创新驱动,如宜机棉的开发研究,迎合与适应的正是广袤的西部和边疆大面积的优质棉的机械化生产,而这一现代农业的标志性改革与推动,在內陆棉区就很难适应。我们现巳看到,现己在新疆和内地9省实施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其本意仍然是考虑到内地棉花生产的弱质,对内地的棉花生产农民进行适当的国家财政补贴,体现一种既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又不停顿市场在配置棉花资源中必须起决定作中的市场经济法则,这是一张既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又在着力构建棉花产业新常态的刚柔并济的高招之牌。在这样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中国棉花新常态将日益健全健行起来。

  其次,建立新常态,行业应当具有新理念。

新常态可以与旧体制、旧形态完全不同。它不一定有一个标准的样子去让设计者效仿,但它必须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最新最好运作模式。对此,任何一个处于改革发展主战场的人们,都应当具备全新的改革发展理念。这种理念应建立新常态而产生,不含本位主义,没有狭隘思想,意境现代,思维高远。从棉花产业看,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初步逐步打破计划经济,实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效果明显,这就是拿下了统购包销的尚方令箭,而从现代市场发展的方向看,中国棉改有什么大的突破,也没有什么非常明显的表现。现在,党中央提出建设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点的新常态,以内地为主的广大棉花产业界就要静下心来思考,以什么样的策略行动去促动推进产业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尤其是在结构优化方面,我们要牢记的是,结构,一如某件事物中的环节、细节,有句名言是说“细节决定成败”, 可见结构是否优化,基于一个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而言是多么重要。在今天的内陆棉区,棉花生产结构性问题还是很多的。比如说种子等生产资料,由于內地以户家分散经营棉花生产为主,生产自主权放归农民后,棉花生产用种多乱杂的矛盾立马显现。据调查,某植棉大县,全县农民自主选购并种植的品种有五、六个之多,有的是衣分高但色泽差,有的是籽棉单产高但品质差可纺性弱的品种。还有的甚至是本不适合当地种植,抗逆性很差的异地品种竟然被少部分贪图便宜的农户购回种植,其结果可想而知。而一旦建立了棉花生产新的基地区域,统的功能,科学植棉理念的植入,规模化集约型生产管理方式的应用,就很好地规避和防止小农经济行为的发生。这便是棉花产业新常态下的一种情形,可以直观地看到,实行棉花产业结构性调整已不单单是建立棉花产业新常态的问题,而是中国棉花跻身世界棉林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产棉用棉大国,与全球棉市接轨势在必行,行业上下应当形成共识。

  再次,积极推进棉花产业新常态建设。

建设新常态,这是党中央高瞻远嘱的战略决策,是改革与发展的再加码,作为行业构成,处处将有新动作,新举措。在棉花产销改革的若干年中,我们看到内陆棉区已经或正在看手进行着相应的适应性调整,如果说这些调整目的是安渡棉花产生过程性危难的话,而现在的所有改革发展举措都是围绕着建立棉花产业新常态的所需所求。在全国重点主产棉区之一的江苏省盐城,近几年围绕着提升棉花生产经营效益的调整创新举措被不断的挖掘和实施。在生产上,从规范供用种开始到轻简型、工厂化育苗,从优化茬口布局到合理化调密度,从配方使用化肥农药到机械代替人工采收,大丰市稻麦棉原种场、射阳县均与高等科研院校、农业机械研究部门进行了多年的合作科研示范,从本意上看,这何尝不是在努力地构建一种更有利于传统棉花生产创新创优发展的新常态呢?再从农村现状看,建立棉花产业新常态就长江流域棉区而言也是必须着力优先推进的农业创新的大事。众所周知,由于地理环境等综合因素,长江流域相对于其它地区而言是比较先进发达地区之一,在现在的长江流域棉区,由于多种原因,种粮种田的农民老龄化,技术差是普遍现象,大多数中青壮年农民不是选择外出打工挣钱就是从事高效设施农作物栽培。如何让传统优质棉区发挥优势重放异彩,要做的事情很多,但从当下当地的情况看,充分利用土地向能人大户流转以及联耕联种等农业结构性调整的机遇,鼓励培植一批新型棉花生产群体大户尤显重要。因为价格、市场、风险等,当前有不少投资农业,拿地发展的人不愿发展规模化棉花生产,而我们如果把那些制约因素化解了,为新棉主铺平了道路,给足了勇气,内地棉花不需太大的动作,完全可以趁热趋势,大放光彩。

所以,广大的产业同仁要着眼并着力于棉花产业新常态的建设与发展,在思想上望远,从内地创新入手,在环节上动刀,在效果上求优,珍视传统,摧枯拉杇,开创内地棉花产业新局面,建设内地棉花产业新业态,早日成就棉花产业新常态。


发布时间:2015-01-09 
来源:中华纺织网 
查看次数:379
ICP 网警 电子营业执照
Copyright©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www.tex-center.com
ICP备案号: 浙B2-20080238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7号

浙B2-20080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