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1988年,难过1989年,要命1990年,结果1990年没要了命,撑到1991年全死了。”山西纺织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李锦旺见证了纺织工业的辉煌与没落。“与钢铁、煤矿等优势基础行业相比较,我省的纺织业显得微不足道。现在,人们似乎也都快遗忘了山西还有纺织这个行业了。”李锦旺无奈地摇了摇头。
如何发展这个全省制造业中最小的一个行业?李锦旺表示,山西纺织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唯有抱团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从而获得发展。
他举了个例子,比如我省运城临猗县,临猗是我省的麦棉大县,其棉花产量一度占全省总产量的七分之一。近年来,该县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纺织产业,小小的临猗县内有多达4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从原棉加工开始,中间经过纺纱、织纱、染纱、织布、染布、服装加工等多个环节,原棉不出临猗县,就会被加工成各色各式的服装或针织产成品走向国际国内市场。如今在临猗,该县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已形成“吃干榨尽”式的完整链条。李锦旺说,为了使当地的纺织服装产业能够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生产工艺,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当地的县长曾不止一次地敲开行业管理办公室的门,或取发展“真经”,或求扶持政策,“企业的抱团发展是一方面,当地政府的关注与扶持也能有效促进产业壮大。”据统计,到“十二五”末,该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产值将达到45亿元。
在李锦旺看来,《三年推进计划》中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做强服装制造业。“山西自己的服装品牌少得可怜。”他坦言,服装业是我省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一个行业,有了一定的加工能力,形成了际华3534制衣公司、兵娟制衣公司等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企业,有“森鹅”、“百圆”等市场上看得到的内外衣品牌。但我省服装业民用知名品牌仍是太少。对此,推进计划中,我省将推动服装业发展,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建设集服装、鞋、帽研发、设计、生产、物流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通过重点企业或是产业园区形成辐射和带动作用。”他表示,近年来,际华3534、兵娟、森鹅等区域龙头企业的作用逐步显现,特别是际华3534运城空港服装园区的建成投产,除自身进一步做强外,吸引部分周边企业入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今年以来,该公司邀请国内知名企业、专家探讨合作发展事宜,与当地流通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未来,龙头作用会进一步显现。
李锦旺表示,随着推进计划和行动措施的逐步落实,不仅现有的业内企业会有一定的发展,更将会对民间资本有一定的引导和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