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制品具有轻便、保暖、蓬松、柔软等天然性能,越来越多地用于家庭消费品,在国际 市场上需求逐年上升,价格也不断上涨。我国地域辽阔,水网发达,水禽资源丰富,每年养殖鹅、鸭约5~6亿只,为羽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国现有羽绒及羽绒制品生产企业约3千家,年产值80亿元,每年出口羽绒3万吨,羽绒制品2千万件,年创 汇约9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羽绒出产国和羽绒及制品出口国。
我国羽绒及制品行业从80年代中迅速发展,质量呈上升趋势。1994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对全国 56家羽绒服装进行抽查,合格率为84%,并产生了江西鸭鸭牌、北京伊里兰牌、广东格兰仕 牌、江苏美尔姿牌、波司登牌、四川天歌牌等一批名牌产品。但假冒伪劣产品仍时有发生, 如出口羽绒白鹅毛中鸭毛含量大大超过10%规定指标,将味精、头油、化肥、白糖等外来 物用高压喷雾法喷洒到羽绒产品中,增加吸水性和自重,以牟取暴利,造成霉烂变质,还有 含绒量不足,羽绒中飞丝超标,绒朵含量减少等恶劣行为。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要求每年不定期对羽绒制品(羽绒服、羽绒被)进行了监督抽查,近来,共抽查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15个省、直辖市74家企业生产的74种产品,合格率为78 4% 。结果表明大中型企业产品质量让人放心。24家大、中型国有企业的24种产品,抽样合格率 为100%。而小企业生产的产品问题较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工艺不良,制作粗糙;含绒量 标实不符;羽绒卫生指标不合格;蓬松度低于标准规定值;含氧值(耗氧指数)达不到标准要 求等。造成这些小企业产品不合格的原因一是生产企业无羽绒理化检测手段,对购买的羽绒 把关不严;二是企业领导质量意识差,以低绒量充高绒量,牟取暴利;三是充绒前未充分拌 匀,造成羽绒服含绒量标实不符;四是羽绒原料市场混乱,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
羽绒制品的鉴别要从绒质、面料、辅料、做工几方面分析。
绒质:优质羽绒服填充料,全部采用鸭、鹅羽绒,经强力水洗、消毒后,按国家标准应达 到四项指标:
1 透明度:含绒量50%,应达250度以上;含绒量70%,应达300度以上。
2 残脂率:1 5%以下。
3 蓬松度:350~400。
4 含氧值(耗氧指数):10以下。
无杂质,无异味,洁白如雪。含绒量50%的,其中一半是像蒲公英一样的绒朵,另一半是2寸 长的细毛片,内含一定规格、限度的毛梗来支撑绒体,突出蓬松效果。劣质羽绒服是羽绒制品厂下脚料粉碎后填充,更有掺入腈纶棉、废纸的,未经消毒,不保暖 ,无蓬松度。用手摸,有时有过粗过硬的梗子,有时是用鸡撕绒或粉碎绒,摸不到一点梗子 ,但用手拍打后会有粉尘状物出现。这种充粉碎绒的衣服洗涤后要结块,不像纯鸭、鹅绒着 水晾晒后,经手拍均匀会重新蓬起。优质品整体外观厚而轻,手感滑润,压下后能很快弹起 ,蓬松度好。劣质品薄而重,用手下压,很难压得很薄,松手后恢复缓慢。还可以用姆指和 食指分别放在羽绒制品两面轻轻搓捻会感到越来越薄,但很难把绒全部搓开,如果一下全能 搓开,并摸到里外两层布,说明含绒率低。如果感到有一层厚物搓不开,则很可能填的是睛纶棉。
面料:优质羽绒服面料选用250T以上高密度防绒布、尼龙绸或尼龙纱丁缎,以保证绒毛不外 钻。面料识别一看厚薄,厚者为密;二用手拍,不能有绒毛飞出;三可握住衣服某一部位, 稍稍加力揉搓,无细小绒丝钻出,即可判定面料密度在250T左右,表面处理光亮、滑润 、均匀;劣质面料,穿用跑毛,洗涤后更严重。
辅料:优质羽绒服用化纤衬,优质尼龙拉链,铜质纽扣,大部有商标标记;劣质品是用纸衬 ,拉链,纽扣均为一般产品。
做工:优质品缝纳趟数适宜、均匀,不能断线、跳针。针脚精细、整齐,镶、嵌、滚工艺挺 括,舒展,不能扭曲不平。劣质品做工粗糙,针脚疏密不一,如果有较多较长的毛片不断从 针眼处钻出,则属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