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纺织产业集群是中国纺织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中国纺织工业社会化生产方式的重要组织形式。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为纺织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消费结构升级也为纺织产业集群升级提供了新空间。面对新常态以及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的新要求,许多纺织产业集群正在以清晰的思路、果断的措施,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把完善产业链配套、协同创新、打造区域品牌、提升装备水平等作为提高集群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镇长王其军:
限制三低扶持转型
大唐是国际袜都,以生产袜子闻名。2015年,以大唐镇为核心的大唐袜业生产各类袜子250亿双,产量占全国的70%,全球的35%。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产业呈现出低小散、产能过剩,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局面,自主品牌少、贴牌生产多,同质化竞争、低价竞争,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等问题逐步凸显出来。
而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推进经济结构、动力结构和增长结构的调整。为此,从2014年至今,大唐累计关停低小散企业3203家,淘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379只,淘汰各类能耗高、污染重、产出低的落后产能3000余台(套),使袜业生产走出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有效打破了传统贴牌代工、低价恶性竞争的怪圈,破除产业主要靠低廉劳动力、低端产品、低价竞争的三低传统路径依赖。201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7.6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财政收入7.94亿元,同比增长9.74%。相较此前,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科技型企业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33家。
在开展铁腕整治的同时,大唐镇紧紧抓住力打造袜艺特色小镇这一契机,紧扣袜子主业,明确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驱动,落实项目、资金和人才。通过产业平台搭建,从智能制造、原料和机械研发、创意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从做强美丽经济出发,做到文化、旅游、生态和特色小镇建设相互结合、相得益彰。
目前,大唐镇制定出台一系列专项扶持政策,重点扶持21家袜业企业分别创建机器换人示范企业、机器换人服务平台、袜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着力打造诸暨首个袜业织造智能工厂和全自动包装公司,加快海润精工、嘉志利、叶晓机械等全自动织翻缝检智能袜机的研发和应用。2015年机器换人累计投入8.3亿元,同比增长30%;企业国税设备抵扣完成5486万元,增长67.2%。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市场管委会副主任钱伟国:
着力提升设计打造时尚小镇
从1976年濮院弹花生产合作社购进3台手摇横机开始,濮院毛衫产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产业链最完备的毛针织产业集群。但发展至今,依赖低成本劳动力、依赖传统商业模式、依赖低小散企业的状况在新形势下难以为继,土地要素制约越来越紧,环保对染整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小企业铺天盖地而没有顶天立地的大品牌大企业,有完善的产业链而没有高端的价值链,重生产轻设计,重数量轻品质,重加工轻品牌,这些都使濮院的毛衫产业发展收到了制约。
如果说,濮院之前的发展是靠产业带动城镇,那么,未来的发展主要靠高品质的城镇化助推高质量的工业化,用城镇品位的提升拉动产业这驾马车。濮院毛衫由保暖功能向时尚功能转变,由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延伸,由线下营销转向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由批发为主的毛衫市场向批零兼营的综合服装市场转型,毛衫时尚小镇的创建,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找到了新的路径。而特色小镇建设也成为了产业转型的拉力,成为城镇发展的推力。
以前,濮院镇很难留住设计师等高端人才,但是濮院镇以桐乡毛衫时尚小镇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这为濮院今后的人才队伍的壮大提供了有效保障。在此基础上,濮院着力培育提升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320创意广场,广泛集聚服装设计、品牌策划、电商服务、时尚资源等创意研发机构56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合作,先后与6所高校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与意大利设计师团队签订设计师培养协议;举办高级服务设计师国际研修班,邀请范思哲品牌核心创建人之一莫拉罗、意大利著名服装设计师安东妮拉等到濮院授课。
如今,濮院镇坚持产业、文化、旅游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2015年,小镇区域内全年税收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22.9%;小镇营业收入达65.65亿元,其中特色产业服务业营业收入53.2亿元,特色产业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9亿元。预计到2017年,濮院将实现总产值55亿元、税收2.5亿元,接待游客300万人次。
河北省安平县工信局局长刘亚威:
提高装备水平扩大市场空间
河北安平是中外闻名的丝网之乡和中国织造名城,是全国丝网研发和产销集散地。目前安平的丝网产业现已发展到拉拔、编织、冲拉、焊接、制品、非织造等6大类、500多个品种、6000多种规格,丝网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出口超过10亿美元。目前,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安平丝网业也存在着产能优化以及去库存等问题。为此,安平着力在扩大产品市场空间以及提升装备水平方面下足了功夫。
为了帮助企业扩大国际市场渠道,2015年安平专门组织了8家丝网企业在南非成立了中国安平丝网南非销售中心,从销售中心建立到现在,安平丝网对南非的出口已经达到了1亿美元以上。目前,安平丝网已与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并通过产品发布会、项目推介会、丝网博览会,对产品性能、应用行业进行广泛宣传和介绍,赢得了客户的普遍认可。在国内,安平县的防风抑尘网、边坡防护网等产品在西北、东北、西南地区都找到了大的用户。此外,安平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扩大外需,努力在沿线国家设立直销点和生产点,先后与东盟、中东欧、非洲等国家达成了销售协议,并在越南、老挝已经建了三个丝网产业园,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家企业在产业园落户。
此外,安平全县已关停落后产能,以及耗能高、污染重,不符合产业政策、不适应市场发展的企业700多家。同时重点推进了华融表面处理园区建设,谋划建设拔丝、浸塑等12个专业园区,大力推广清洁生产。
安平还严格落实产业发展政策,通过搭建平台、引进人才,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提升装备水平,并对企业引进设备提供5%~10%的资金补贴。近三年来,安平已经为企业提供了近5000万元的补贴资金用于提升装备水平。2015年,行业企业共订购国内外先进设备346台(套),总价值10.22亿元。
在此基础上,安平进一步确定行业标准,让质量低、不达标的产品找不到市场,从而迫使企业自行关停并转,或是重组整合,有效地消化了一批产能过剩项目。
江苏省海安县国土局局长、纺织产业培育办公室主任苏建华:
发力产业高端建造创新平台
作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县,江苏省海安县纺织业持续呈现高位走强发展态势,2015年全县171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开票销售369.39亿元,同比增长10.41%,为海安成为南通市首家工业开票值超千亿的县(市)打下坚实基础。
海安纺织业能够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原因之一就是海安重视科技转化,积极引导纺织企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撑。海安每年定期举办纺织丝绸锦纶产业科技成果发布会、中科院专家走进海安等活动,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产学研实现全覆盖;建有联发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认可实验室(CNAS)、国内丝绸行业唯一的国家桑蚕茧丝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蚕丝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江苏省首家色织行业国家认可重点实验室(CNAS)、江苏省色织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新型纤维纺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特种尼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个科技创新平台。
此外,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海安分院落户海安,联发集团、双弘纺织、鑫缘集团、文凤化纤等重点企业均建成企业研究院,有1800多名纺织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创新,承担了100多个国家、省科技项目,每年自主开发的新品种、新花型、新材料的色织面料1000多个,天然彩色茧丝、功能性真丝家纺和桑蚕茧丝综合开发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多项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省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创新产品。
同时,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也有助于企业抢占技术制高点。联发主持或参与《色织提花布》等3项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的制定,鑫缘集团是《生丝》等3项国家标准和1项行业标准的修订或制订者,文凤化纤、中山合纤、华纶化纤分别起草制定有色锦纶6牵伸丝、抗静电锦纶6牵伸丝、有色缝纫线用锦纶6牵伸丝等三个国家标准。通过主持或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极大地提升了海安企业的品牌,扩大海安纺织业的知名度,掌握了行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