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行业动态

丝绸上的创新:出口连年下滑 传统丝绸企业怎么玩

将画面印在丝绸上,其分辨率能与高清照片媲美,表面通过纳米技术处理,不但防水防腐还能固色,这样的创新技术能广泛运用在杯垫、书籍、请柬等数百种丝绸产品上。在整个丝绸行业发展趋缓的背景下,这家重庆民营丝绸企业在创新的路上玩得热火朝天。

丝绸行业不好过十年倒闭几百家

“这几年,重庆丝绸行业不好做。”在宏美达欣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辉看来,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随着农民大批进城,种桑养蚕的劳动力急剧减少,二是丝绸产品以前主要销往海外,如今国际需求减少,市场连年下滑受影响较大。在王晓辉的记忆中,上世纪九十年代是重庆丝绸产业高速发展的“黄金年代”,仅丝厂就有数百家。“产业规模一度在全国排到第四。”她说。

作为我国重要的茧丝绸生产发展基地,重庆是中国传统的丝绸六大产区之一。在最辉煌的时候,宏美达的年出口额高达2000万美元,出口产品包括生丝、捻丝、绸缎、纺织品等,产品销往美国、德国、法国、波兰、日本、韩国、印度等地。依托本地资源,宏美达还在梁平设立缫丝、织绸加工厂,在涪陵和武隆有15万多亩的蚕桑基地,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的集团公司,并当选为中国丝绸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重庆市丝绸协会会长单位,说它是重庆丝绸龙头企业并不夸张。

连老大都觉得不好过,其他小型企业就更不用说了。“911事件后跨了一批,2008年跨了一批,近年来欧洲金融危机不断爆发,又跨了一批。”王晓辉透露,目前重庆整个丝绸行业包括个体户在内,只剩下一百家左右。

当丝绸遇见油画擦出创新的火花

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基调,国内丝绸行业发展趋缓,怎么破局?王晓辉认为,最重要的是创新。2014年下半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晓辉了解到重庆知名画家江碧波想将自己在毛里求斯的一副写生印在丝巾上,于是,她们有了第一次尝试。江碧波擅油画,画面细腻,为了还原画作,王晓辉率领技术团队尝试了各种印染技术,用了半年时间,终于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这次合作为王晓辉打开了思路。

随着收入的增加,国人对于艺术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但许多艺术品价格高不可攀,寻常百姓消费不起。采取新技术将画作印制在丝绸上,可通过丝绸的不同织法,增强画面的立体感,而且比纸质画作保存时间更久,加上丝绸本身也具有观赏性,丝绸画产品可谓即美观又经济。

通过技术的不断升级,目前公司已实现丝巾、牌匾、明信片、杯垫、台历、书籍、请柬、床品等几十种丝绸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此外,还签下一位法国知名画家,同时还在与多位国内外画家、设计师、摄影师洽谈购买版权。

王晓辉透露,定做一幅丝绸肖像价格非常亲民,“我希望我们的产品老百姓都买得起。”

实现产品多元化打造“前店后厂”模式

不久前,一家日本企业找到宏美达收购蚕茧。原来,在日本播出了一档美容栏目,介绍了用蚕茧洗脸的方法,一时间药妆店的蚕茧供不应求。“在日本,这个叫茧玉,因为丝是最天然的材质,包含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且有多种氨基酸,具有较好的美容作用。”王晓辉介绍道。

一公斤生丝只能卖到30—40元,而一袋打上了“茧玉”标签的蚕茧,4枚售价折合人民币一百多元。未来是否会研发自己的美妆品牌?王晓辉说,不排除这个可能。

除了产品创新,王晓辉在经营模式上也在寻求突破。她计划打造工业化旅游,在梁平的丝绸工业园区实现“前店后厂”的模式,让游客可以看到从蚕茧到丝绸的全部生产过程。此外,蚕桑基地还开发出了桑叶面、桑葚酒、桑叶茶、桑叶粉等一系列农副产品。

今年以来,为了实现品牌升级,拓展新产品,宏美达集团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达300多万。“这个投入对于一家丝绸企业来说是很高的。通过结构调整,产品创新,未来我们争取内销超过50%。”王晓辉说。

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在商务部11月28日下发的《茧丝绸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到“中西部地区巩固提升优质蚕桑基地、丝绸生态园区和新兴产业集群”,并提出了重点任务:加强丝绸产品开发、外观设计、产品包装等方面创新,积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丰富和细化产品种类——这与宏美达的战略定位不谋而合。

“东方不亮西方亮,通过产品创新和经营模式的创新,我们预计明年能有一个井喷式的增长。”谈及未来,王晓辉充满了信心。


发布时间:2016-12-18 
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 
查看次数:196
ICP 网警 电子营业执照
Copyright©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www.tex-center.com
ICP备案号: 浙B2-20080238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7号

浙B2-20080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