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新春走访发现,“信心”“坚守”“创新”成了不少盛泽纺织企业今年提及的关键词。“经济下行压力虽然仍未完全缓解,但预期向好,这无疑让人信心大增。”这是盛泽许多纺织企业主对今年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
围绕“两聚一高”做强实体经济
作为经济运行中最敏感的细胞,盛泽纺织企业对于经济环境的冷暖变化有着更为真切的感受。“不少企业订单充足,相当部分纺织企业对全年订单持乐观态度,这种向好的预期利好盛泽纺织产业的发展。”盛泽织造商会会长、新吴集团董事长吴留生告诉记者,盛泽创新生态好,党委、政府把振兴实体、服务企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因应传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改造的强烈需求,盛泽加大扶持和培育力度,尤其是出台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等,其中诸多措施瞄准实体经济,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传统纺织产业“老树发新芽”。
吴留生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振兴实体经济、推动盛泽纺织业创新发展,政府和企业都在思考,目前,盛泽创新发展已成如火如荼之势,进而激发企业更强的发展动力,各种创新也更有热情,纺织业主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做强实体经济,围绕‘两聚一高’积极作为,做强纺织产业,实现企业更大更好发展。”这是记者在采访政府和企业时听到的最多的声音,企业家们普遍认为纺织业是实体经济的“脊梁”,坚守主业、坚持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
加快机器换人订单主动找企业
眼下越来越多的盛泽纺企都紧紧抓住机器换人、两化融合的契机,借助智能化、“互联网+”等机遇,实现产品、技术、装备等升级换代,产业结构已从增量扩张转向“高优强绿”,而发展方式也从关注规模速度转向注重质量效率,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努力在挑战中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
昨天,记者走进京奕特纤公司智能化车间,一排排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几位员工不时察看跳闪着红绿数据的各种仪器,整个车间高效运转。“公司生产一线的到岗率100%,是历年来最高的。”董事长陈克勤说。
陈克勤充满信心地表示,在纺织行业,设备智能化程度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前途,今年将继续引进世界一流纺织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和竞争力,力争实现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
“从前公司愁的是没订单,现在我们愁的是订单太多,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佳力高纤公司董事长吴梦超指着繁忙的智能化车间告诉记者,从找订单到被订单找的“逆袭”,靠的正是不断提升的创新力。
佳力高纤为实现技术创新,不惜花重金从国外引进顶尖设备,拓展产业链,向智能化转型,为了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自主研发特种差异化切片纺,真正实现从供给侧一方的积极主动调整,不断实现产品升级和优化。
“现在的产品技术含量高,订单量比去年增加100%,公司自主研发能力实现质变,驰骋市场拼的是以高品质为核心的最优性价比,而且,直接与国外企业竞争,企业有了更多自主权和话语权。这个转型转对了,预计今年销售有两位数增长。”吴梦超说。
打造工业4.0“盛泽版”打好纺织行业升级牌
“实践证明,依靠持之以恒的技术创新,传统产业照样可以站在价值链高端。”区委常委、盛泽镇党委书记范建龙介绍,聚力创新促传型,才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动力之源。
近年来,盛泽加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纺织业向中高端发展,转型生产时尚面料、流行面料。一大批企业设备更新换代,实施“机器换人”,用上世界先进的涡流纺织机,恒力、盛虹等龙头企业,更是把所有搬运工作都交给了机器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据悉,2016年盛泽工业技术改造投入资金43.43亿元,投入之大前所未有,智能工业创新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范建龙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引导更多有实力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变,更多使用智能化制造设备和技术,努力打造工业4.0“盛泽版”,打好丝绸纺织行业升级牌,在产业时尚化、高端化、功能化方面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正因为较早推动纺织业转型升级,提前布局智能制造和高端环节,依靠科技创新走出一条内涵提升、效益递增的发展之路,盛泽在全面创新中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形成了合理的企业梯队。
恒力、盛虹、鹰翔等大企业作为行业的“头雁”,领队前飞;京奕、佳力、福华、汉通、华佳、晨龙新升等研发型创新企业,成为“独角兽”,迅速抢占行业高处,引领细分行业的风向,并出击全球市场。
“这些企业实现了换挡不失势、触底能回升、转型再领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树发新芽’,加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实体经济注入生机。”范建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