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行业动态

以纲为要,行至2035|揭秘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阳光基因”

W020231130502397234326.png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在新发展阶段,如何将行业发展嵌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画卷中?如何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理论转化为行业发展可遵循的具体指南?

  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正式发布了《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行动纲要》),该《行动纲要》提出了七项重点行动,解行业思想之渴,答企业实践之惑。中国纺联会刊《纺织服装周刊》、《中国纺织》及官网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特推出“以纲为要 行至2035”专栏,采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各专业协会、地方协会、龙头企业、院校、产业集群,探究产业发展各参与主体的具体思考与实践,进一步凝聚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共识与力量。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漫漫征途,是一场接力赛。不仅需要一棒接着一棒跑的坚毅执着,也需要一浪更比一浪高的开拓进取。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理解纺织现代化,并踊跃投身强国建设的洪流,这是行业的使命与任务。


  作为江苏老牌纺织企业,江苏阳光集团每年为国内外主要服装企业提供高端毛纺面料,是全球高端品牌服装的长期供应商。近年来,江苏阳光集团坚持“立足高起点、利用高科技、发展高精尖、创出高效益”的发展战略,与时俱进,装备先进生产线,在纺织行业内技术优势明显。从神舟宇航员的四季常服,到冬奥会中国运动员商务正装;从中国火箭军的新式礼服,到三军仪仗队的礼宾服;从国内街头巷尾行人身上的“阳光”牌系列呢绒外套,到长期合作埃塞俄比亚等多国家和地区及行业……带着“阳光基因”的高端制造产品不断走向世界各地、走进千家万户,不仅见证和参与了中国毛纺织业的发展、繁荣和壮大,也引领和推动了中国毛纺织业在世界地位的持续提升以及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对于中国式现代化以及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江苏阳光集团党委书记陈丽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纺织行业要保持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步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纺织产业集群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雄心壮志与大政方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也发布了《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您认为《行动纲要》对于企业当下及未来发展具有着怎样的意义?

  陈丽芬:一直以来,纺织行业都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在国家的稳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面向中国纺织事业未来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整体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实现纺织强国梦想的实际行动,对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更好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行动纲要》从科技创新、时尚升级、绿色制造、数字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规划,为我们企业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是一份清晰的、可遵循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我们也将按照《行动纲要》中提出的既定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大相关的投入和布局力度,深耕纺织服装领域,积极拥抱数字经济,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推动企业蓬勃发展,助力中国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

  《行动纲要》提出了以下七项行动(推动行业进步的纺织科技创新、突出文化引领的纺织时尚升级、践行纺织绿色制造和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协调联动的纺织区域融通发展、推进双循环的国际化供应链提升、促进数字经济与纺织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支撑现代化发展的纺织人力资源建设),您最关注其中哪些内容?

  陈丽芬:当前,5G通信、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无限可能,在全新的产业格局之下,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成为发展过程中的“高频词”和“必答题”。我认为,《行动纲要》中“推动行业进步的纺织科技创新”“践行纺织绿色制造和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数字经济与纺织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等内容,是我们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在这些新兴技术与传统行业的相互碰撞、跨界融合的过程中,所创造激发出来的新产品、新业态、新产业必将会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同时,人才是推动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已成为共识,人力资源建设贯穿产业发展始终,“支撑现代化发展的纺织人力资源建设”是需要我们持续关注的。人才发展壮大需要打好招才引智攻坚战,要确保人才队伍的源源不断和持续后劲。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您觉得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行业面对的变革和挑战是什么?

  陈丽芬:首先,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纺织服装制造业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另一方面,中国劳动力数量红利递减,生产要素成本提升,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竞争优势呈现出消退趋势,面临的竞争也比往日更加激烈。

  其次,中国老龄化、少子化现象日益严重,市场购买需求下降,展现出持续低迷的趋势;交织疫情三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消费欲望和需求明显降低,对于纺织行业乃至整个市场经济都产生了压力和挑战,也就对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消费需求和订单的降低,为我们纺织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订单减少,企业用工需求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另一方面,考虑到订单增加的可能性,企业用工需求又无法减少。订单和用工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企业在招工、用工方面的成本上升。

  最后,纺织行业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直以来都不可避免的面临高端人才短缺、创新投入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是亟待关注和解决的。

  一方面,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在就业时更倾向于选择科研机构、党政群体、科技企业等,纺织企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的本科以上人员占比相比其他类型企业要低很多,就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国家级技术中心年度评价和高新技术企业或其他评价体系中,纺织企业以及其他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就较难达到申报条件。

  另一方面,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虽然营业额高,但利润较低,且在原材料、人工等成本逐步上升的背景下,利润受到进一步压缩,企业普遍无法过多投入研发费用,因此,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及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较难达到享受国家创新创业平台给予的相关优惠和帮助的要求,这将降低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也将制约纺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企业当前正在从哪些方面重点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

  陈丽芬: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机会,我们将进一步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融合化发展过程中力求有所突破、有所成长,为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首先是加快智改数转步伐,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我们将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等设施建设,以创新链和数据链为抓手,建设全链条数字化管理系统,在高效提升公司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同时,也为纺织行业各企事业单位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数字孪生、数字原生、虚实相生等数字创新的敏感性,捕捉数字技术和应用的最前沿,构建全沉浸式、全要素、全体验的全新数字工业生态,努力把阳光建设成为高端化、智能化的纺织服装制造企业。

  其次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我们将聚焦纺纱新技术、数字化纺织、纺织生物技术和高端纺织品等领域,继续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一站三中心”科技创新平台与国际标准化秘书处工作平台,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持续提供高附加值、高性价比的产品,始终成为市场潮流的引导者和带头人;突出加强后备人才培养,着力拓宽人才来源渠道,搭建完善学历、技能和综合素质成长平台,吸引更多有上进心、有事业心、有责任心的年轻人加入我们,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力量和智力支撑。

  同时提高企业绿色发展水平,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底色。我们将持续创建绿色工厂,立足“绿色+数字”融合路径,在产品的研发及生产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技术的创新突破和绿色转型,同时,在对客户的服务的流程中也始终做到绿色、环保、低碳,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让绿色低碳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您认为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还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顶层设计?

  陈丽芬: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各类纺织企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加快提升,智能工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如何明确智能化概念,衡量智能化程度,我认为,我们还需要持续关注智能化、数字化相关的标准化体系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积极应对智能制造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变化。

  您认为实现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企业主体最重要的自觉是什么?

  陈丽芬:要有谋发展、促发展的自觉,贯彻落实各项国家、地方、行业的相关政策和战略要求。企业要努力把各项战略部署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机遇,始终坚守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以企业的发展进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努力为推动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要有敢创新、求创新的自觉,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企业应当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敢闯敢试敢干,加快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核心技术领域攻关力度,努力保障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上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前瞻性思维把好未来发展脉搏,为中国纺织领跑世界而不懈努力。


发布时间:2023-11-30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查看次数:266313
ICP 网警 电子营业执照
Copyright©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www.tex-center.com
ICP备案号: 浙B2-20080238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7号

浙B2-20080238-9